為讓健保使用更公平研擬五項討論措施
除補充保費調整需要健保法修法外,其他4項由衛福部公告實施,
依《健保法》規定,月投保金額分級表最高與最低級投保金額應維持差距5倍以上,
最低投保金額即基本工資,而最高級距目前為18.2萬、差距約7.2倍,符合規定。
惟近年基本工資調整多次,但上限最高級距金額卻未調整,考慮公平問題,上限恐提升,如最高級距變成20萬以上。
二代健保有規定,旅外台人停保後,返台復保就醫得付3個月保費;
若以2019年健保資料為例,約有16萬人停保,其中有9萬人復保,且6萬人有就醫,
但3個月保費金額與醫療費用,在財務上大致平衡,因此問題不在於“錢”,也是在於“公平性”。
目前有兩種方案研議中,一是全面廢止停保,二是部分特殊情況可停复保,包含因公出國或是遠洋漁船工作者。
而今天台灣內政部剛出的規定,超過兩年沒返台,健保可以請台灣的家人去辦理續保手續,健保就不會因為超過兩年斷保!
以下為申請書!大家可請家人到當地健保局提出申請並了解最新制度及付費情況
以下資料來源:@陸家嘴國泰人壽
全民健保 l 有關健保的那些事
Q:台灣地區全民健保到底怎麼樣?
A:台灣地區全民健保以保障全面、低保費、公平和適宜的醫療品質著稱,一直被認為是全球醫療保障制度中最為成功的範例之一。
01健保的保障這麼全面?
台灣地區全民健保
1、保障目標廣泛
健保負擔大病治療費用、門診費用、疾病預防及患者護理的費用。
2、保障範圍全面
健保提供醫療保障,推行家庭醫生製度,建立健康檔案。提供職業化的健康教育給予護理與生活指導。
3、保障程度深入
健保是點對面的保障,從一出生就有專門的家庭醫生進行全面跟踪檢查與指導,醫患關係持久而深厚。
4、保障效果較好
健保在疾病預防和健康教育上及時投入,重大慢性病發病率相對較低,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和平均壽命。
02保障的內容所有人都一樣?
健保制度的核心是根據居民經濟能力,區分為六類保險對象,對應不同的健保保險費負擔比例。
不論哪一類別,交的保險費雖然不同,去看病時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一樣的。
03台灣地區醫療真有那麼好嗎?
《亞洲新視野:台灣醫療奇蹟》:台灣地區醫療技術僅次於美國及德國,排名全球第3,也是亞洲第1。
台灣的醫療水準早已享譽國際舞台,在肝腎移植、顱顏手術、心血管外科、人工生殖及關節置換手術等重症更是國際醫界翹楚。
健保答疑小課堂
近十年來,隨著兩岸的高速發展。已有200萬餘台籍同胞在大陸工作生活。
現在大陸發展潛力強勁,生活舒適便利,生活上基本沒有什麼不適。但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有些小毛小病。
因為健保在大陸還不適用,台籍同胞就會遇到一個問題—“就醫”。
Q1:在大陸就醫可以使用健保嗎?
A1:健保在大陸是無法與大陸醫院直接對接報銷的。急性病與緊急分娩可以在6個月內回台健保報銷,部分台資醫院可以就診後資料直接遞交回台灣進行報銷。台籍同胞在大陸就醫費用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壓力。
健保報銷相關材料
1、全民健康保險自墊醫療費用核退申請
2、醫療費用收據正本及費用明細
3、診斷書或證明文件(住院案件者:另檢附出院病歷摘要)
*住院超過5日要公證並經海基會驗證
4、當次出入境證明文件複印件或服務機關出具之證明
Q2:在大陸工作生活,健保該如何處理?
A2: 在大陸工作與生活,可以考慮繼續繳納保費參加健保或者暫時停保返台再申請恢復。
繼續參加健保
1、只要持續繳納保險費,即可繼續享有健保的醫療權益。在大陸發生急性病規定時間內也可報銷。
2、單次超過2年未返台,戶籍將會被遷出健保同時失效。返台時先申請恢復戶籍,取得參加健保資格繼續投保。
暫時停保
1、向健保局提出申請停保。健保局受理後,於投保資料中暫予停保註記,並暫停收保險費。
2、返台後辦理當天“ 复保“ ,單次離台未滿6個月即返台的民眾,需註銷先前的停保註記,並追繳自停保日至返台日期間的保險費用,民眾才能恢復健保的醫療權益。
3、民眾選擇停保後離台,在外不能辦理复保,不能申請核退醫療費用,須等到返台辦理复保後,才能享有健保。
4、停留在外期間才申請停保民眾,須以申請日為停保日,不能追溯到出台日辦理停保;返台後也不能追溯補辦停保,或者要求返還離台期間已繳納的保費。
5、單次超過2年未返台,戶籍將會被遷出健保同時失效。返台時先申請恢復戶籍,取得參加健保資格繼續投保。
Q3:健保無法使用就醫還習慣嗎?
A3:不習慣。
就醫方面費用需要擔憂、掛號十分麻煩、就診不太舒適,重疾想要返台疫情之下仍然困擾叢叢。
就醫問題
費用自付——來到大陸除了急性病健保均無法報銷,即使急性病可以報銷還有額度限制。自身無大陸社保,大陸就醫費用壓力大。
掛號麻煩——大陸醫院台胞證無法線上掛號只能排隊掛號就診時間較長。
就醫不適——因為地域文化差異,對大陸醫生的診療方式很不習慣。
返台不便——如突發重病需緊急治療時,由於當下疫情的影響,返台治療相當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