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既然是來台灣交流學習,最吸引我的當然是台灣的教學方式了。

 

大陸和台灣的教學方式還蠻不一樣的,最突出的特點是——在台灣,小組分工明顯

大陸因為人多,通常一個班都是60人左右,大學還有公共課,有時候會四個班一起上課,有100多號人,所以教學上還是以赫爾巴特的傳統教學為主,以教師、書本、課堂為中心。

老師很少讓大家討論問題,甚至有的老師認為上課討論問題就是在浪費時間。

而在台灣,你會發現這邊的老師很喜歡分組,上課提出問題,讓小組在規定時間內討論,然後小組各派一個代表輪流回答,作業也是小組分工,既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個人學習負擔,也有利於培養合作精神。

 

台灣的教學內容更加廣闊。

拿《語言學》來說,在大陸我有修過半年的《詞彙學》

二者內容很是相似,比如詞綴(可以加在單詞前面或者後面組成另一個新單詞的部分),我們老師只給我們介紹了前綴(添加在單詞前面的部分)和後綴(添加在單詞後面的部分)

到這邊來之後,才知道原來還有中綴和環綴,只是英語中不大常見罷了,但在其他國家語言中會有體現。書本後面的練習題,就有舉別國單字的例子,讓我們總結詞綴構成的規則。

 

台灣的教學環境更加寬鬆。

我感覺台灣的學生都好隨意,上課已經五分鐘了才姍姍來遲,手裡邊還拿著早飯,進教室後坐下來繼續吃。

 

這種情況在我們淮南師範學院是根本不可能的,我大一參加了學生會,他們有組織一個叫“查三早”的活動,讓我們每天6:45集合,穿上學校統一發的製服,站在教學樓門口,看到但凡手裡拿著早餐的同學,就把他攔住,告訴他學校不允許把早餐帶進教學樓,更別說在老師上課的時候坐在下面吃早飯了,做夢你都不可能夢到這種場景。

 

在回答問題上,台灣同學坐在位置上答一下就好了,想到什麼就可以說什麼,中文英文你隨意,老師鼓勵個人把創造性思維分享給大家,而在大陸的英文課上,回答問題老師要求必須要用英文,好像你不用英文就是小學生一樣,相比於創造性思維,老師更想在最短的時間內聽到最正確的答案。

 

台灣的教學面向更加開放。

第一次上《聽說教學法課》時,老師問班裡有哪些同學去過別的國家,並請他們分析英語在那些國家的日常交流中有什麼不同

唰唰唰,班裡將近1/3的同學都舉手了!

有的是出國交流,有的是出國旅遊,還有的在國外打工,我當時感覺很震驚,原本我以為有那麼一兩個同學作為代表,沒想到會這麼多,後來才了解到台灣的對外交流還蠻多的,就交流生而言,除了大陸,還有從捷克、泰國、德國、馬來西亞、印尼來的。

頓時感覺,我們內陸人就像“井底之蛙”,很少出去外國交流。

 

 

台灣的教學方式更加多樣。

除了小組分工合作之外,老師也會加入一些其他教學元素,例如:看電影,作為教學上的輔助。

《英國文學史》第一篇是貝奧武夫,裡面單字比較接近古英語,個人很難看懂,老師上課也只是帶大家選讀部分內容,從一個情境跳向另一個情境,其實我們對很多東西還是一知半解,沒想到在第一次課,老師就為我們播放了相關影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

但在大陸,學校不鼓勵老師給同學放電影,如果一學期某個學科老師能開展一次觀影活動,已經是大發慈悲了。

 

教學法的豐富多樣,在《聽說教學法》課上可以說是展現地淋漓盡致了,我們的老師Jackie,她是個很有感染力的人,經常在課堂上帶我們做各種各樣的活動,讓我覺得上她的課是一種幸福,不知不覺兩節課就過去了。

一系列的教學法如果真的可以應用在未來教學中,我真替台灣的小朋友感到開心,因為像我們,剛開始學習英語,我是從六年級開始,那時候根本沒有人提“教學法”,每天上課就是老師每個單詞教讀三遍,同學們跟著一起讀,回去繼續背,等一個單元結束聽寫,那時候的聽寫對於孩子而言簡直像道“鬼門關”,寫錯單詞,抄100遍,毫無趣味可言,所以好多同學都不喜歡英語。

但如果加入一些單詞卡片、單詞連線小遊戲在上課環節中,感覺會很不一樣。

 

台灣的外教有獨特的教學方法。

我曾經遇到一個很棒的外教Peter,他來自波蘭,放棄了蕪湖市的一所高中,來到了淮南師範學院教書。

有同學說,台北和屏東的差別,就像北京上海與淮南,這麼說你應該就能理解淮南的基本情況了。

Peter很幽默,每次上課,總會給我們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讓人沒有任何心理壓力,會買巧克力、曲奇餅給我們吃,他自己還寫了一本書,關於他和大陸學生的相遇。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Peter會說中文,並且能夠用中文與學生進行日常交流,所以,幾乎每一位見過他的學生,都會對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台灣,我又認識了一位新外教,他叫Michael,來自美國,但在台灣生活了很多年,並且娶了一個台灣的妻子。

今年我選了他的兩門課程,開始我還有些緊張,擔心聽不懂他的課,沒想到,外教上課都有一個特點,他們很擅長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範圍,Michael不僅幽默,還擅長即興表演,每次我都被他笑的人仰馬翻。

不過老實說,Michael說話語速確實有點快,第一次上課,我以為我跑進美國大片裡去了。Michael特別隨和,他經常稱呼我們“you guys”,之前我從來沒聽David或者Peter說過。

 

Michael總是對我們極好,為了讓大家放學可以不用排很長的隊,每次都提前十分鐘給我們下課,但他會提醒我們:不要對其他正在上課的同學打招呼。隨即還誇張地即興表演了一下,我笑出了豬叫聲。Michael最大的優點是他總能看出你想和他說什麼,幾乎每次在我想要開口用英文表達一件事的時候,他就已經猜到我要說什麼了,真的很聰明,而且有著非常敏銳的觀察力。

 

我一個室友,她也很喜歡英語,就和我一起去聽Michael的課,沒想到第二次上課就被外教發現了,再加上那個課一個班有70多人,我覺得非常震驚,後來再與他交流幾次,發現他就是有這種超能力。

 

 

Michael教我們《語言與文化》,這是一個多文化的班級,其中就有來自大陸、德國、泰國和印尼的同學,按理說,對老師的教學設計要求很高,但Michael總是把課上的很有趣,他很博學,對不同國家的文化也很好奇。

其中給我們放過兩次電影,但都不是白看的,看完他會給我們佈置一個觀影感想的作業,他對大家的想法真的非常感興趣,每節課都會給大家留一個小問題,下次課會在課上共同討論。

 

外教的課沒有考試,說到考試,在大陸,我們是沒有期中考的,只有一個期末考。但

台灣這邊,大部分課老師會安排期中考,外教果然與眾不同,他不在意這些細節,我們只要交一份報告就好了。

說是報告,對個人要求其實是很高的,相關要求與指導他整整做了兩頁文檔,報告要求用到課堂上講過的知識來進行具體分析,Michael極其註重學生個人創造力的發揮。

 

相比之下,大陸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我覺得不如台灣學生。

一方面是學校總是給予條條框框限制,另一方面,老師主要按照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但是,陸生有一個更突出的特點——學習刻苦,圖書館自習室總是座無虛席,如果在期末考試期間,早上5點多就要起床,然後去圖書館佔位置,等到8點,連樓梯上都是背書的同學。

這裡的圖書館,我們看了都覺得特別喜歡,有沙發,有電視,很休閒的感覺,但就算這樣,圖書館的人也不是很多,還有人說:“去圖書館看書的都是陸生,台灣同學雙休日都回家去了。

”這邊雙休日圖書館早上9點開門,下午5:30閉館,中秋節、選舉日都放假,在我們看來也是十分不可思議的,我們要5點鐘爬起來佔位置,等到圖書館閉館離開?不可能的,我們的圖書館是等人都走完了,再關門,早上隨時歡迎光臨,8點鐘之後,自習室的座位已經滿了。

 

平時上課,在我們淮南師範學院,提前半個小時教室坐有同學,這很正常,而在台灣,經常提前十分鐘到教室,發現教室空無一人,好不容易來了一個,還問“你怎麼來這麼早?”同學上課懶散不說,老師也很隨意,有的老師一定要在59分才會走進教室,這已經算很好啦,因為還有的老師,都過了十分鐘才姍姍來遲,搞的後來我同學在別的校區上課和我同時出發,感覺時間是不夠的,我就問:“你們老師會遲到嗎?”同學說:“這個老師他就從來沒有準時過。”我忍不住笑了,有的老師確實很可愛呀。

 

老實說,我喜歡台灣的生活方式,喜歡這裡熱情的人們,喜歡活動式課程,感謝所有遇到的人,經歷的事,還有快樂的你。

兩岸便民服務站.png

喜歡台陸通及有興趣兩岸議題的好朋友們🤷‍♀️🤷‍♂️
現在請千萬不要錯過【兩岸第一線上橋梁-台陸通APP】啦⚡
立志打造兩岸共同家園🌈
從民生、交通、通訊、金融、就業、創業、教育等領域著手
全面開拓台灣人來往大陸所需要的一切服務🔥
最懂你的台陸通💕
最懂我的新媒體💕
趕快訂閱、關注、分享台陸通的各項新媒體平台吧👍
讓好東西讓更多人知道
💠【台陸通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lutongAPP
💠【台陸圈FB兩岸交流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63805897126038
💠【 LINE OPEN CHAT台陸圈匿名交流社群】https://reurl.cc/MZob0L
💠【台陸通YOUTUBE官方頻道】直接搜尋"台陸通"
💠【台陸通大陸微信客服】請於微信右上方加好友搜尋"tlt6616"
💠【台陸通台灣LINE客服】於LINE主頁右上方添加好友搜尋"tlt6616"
💠【台陸通微博帳號】直接搜尋"台陸通"
💠【台陸通Bilibili帳號(B站官方號)】https://space.bilibili.com/1508127929?spm_id_from=333.788.b_765f7570696e666f.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瀧浪 的頭像
    瀧浪

    瀧浪兩岸隨筆譠

    瀧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