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陸通兩岸便民服務站 #大陸個人所得稅該如何報
許多初次來大陸工作的朋友們
第一次遇到報稅不知該如何是好
光是要不要報稅就夠讓新手報稅族頭疼了
台陸通就整理出新手報稅必知
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陸個人所得稅繳納是依據住所和居住時間區分為「居民」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兩種
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無限納稅義務,要就其來源於大陸境內和境外的所得向大陸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有限納稅義務,只就其來源於大陸境內的所得向大陸繳納個人所得稅。
因此,台灣朋友應盡可能符合大陸非居民的規定才能降低繳稅的負擔
以下是台灣人在計算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時的幾個重點:
一、台灣人如何區分居民或非居民
在大陸居住不滿一年,屬於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只對其在大陸境內工作期間的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在大陸居住一年以上,屬居民納稅義務人
要對在大陸境內、境外工作期間的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二、居住天數、職務與所得來源的納稅關係性
1、在大陸居住不滿90日(或183日)的一般人員僅就境內支付部份納稅。
2、在大陸居住不滿90日(或183日)的高管人員,除境內支付部份需納稅外,在境外工作期間取得由境內支付部份亦需納稅。
3、在大陸居住超過90日(或183日)但不滿一年的一般人員,在境內工作期間,不論是由境內或境外支付部份,均需納稅。
4、在大陸居住超過90日(或183日)但不足一年的高管人員,在境內工作期間,不論是由境內或由境外支付的部份均需納稅。在境外工作期間取得由境內企業支付的部份亦需納稅。
5、在大陸居住滿一年但不足五年的人員,在境內工作期間,不論是由境內或由境外支付的部份均需納稅。在境外工作期間取得由境內企業支付的部份亦需納稅。
6、在大陸居住超過五年的人員,在境內工作期間,不論是由境內或由境外支付的部份均需納稅。在境外工作期間,不論是由境內或由境外支付的部份亦需納稅。
結論:住的越久,課税的範圍越廣!
表1.居民/非居民居住天數、職務及所得來源的納稅義務關聯表
1.瞭解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每月收入人民幣)*適用稅率-速算扣除額
2.台灣朋友享受個人所得稅的附加費用扣除額
根據大陸稅法規定,受聘在大陸工作的台幹,其工資薪津所得在扣除800元人民幣費用的基礎上,還可以享受扣除3,200元人民幣附加費用
也就是一共可扣除4,000元人民幣。
可根據下表試算所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表2.工資、薪津所得適用稅率表(適用外籍人士)
詳細個人報稅資訊你可以與公司財務了解一下自己的薪資結構是稅後還是未稅
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額外報稅囉
那麼以上就是這次跟大家分享介紹的在大陸工作該如何報稅的相關說明了
請大家準時鎖定【台陸通YOUTUBE頻道】與【台陸通微信影音號】
喜歡我們的影片的話請記得關注我們並給我們一個讚、留言跟分享哦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想知道的話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讓我們知道!
那我們下次見,掰掰!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洽詢下方台陸通各方新媒體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