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疫情之下,許多台企都面臨到各種嚴峻考驗

福建省為支援臺資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實現平穩健康發展,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近期,福建省臺港澳辦、福建發改委牽頭,會商省直有關部門,聯合出臺了《福建省貫徹〈關於應對疫情統籌做好支援臺資企業發展和推進臺資專案有關工作的通知〉實施意見》(簡稱「助力臺企發展28條」)。

這邊台陸通為大家整理好了28條內容細則

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自行轉載留存

 

「助力臺企發展28條」全文

 

▶ 一、持續幫扶臺資企業復工複產

 

1.落實中央和省出臺的支援復工複產降費措施,降低天然氣門站價格、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省發改委負責)

 

2.對具備條件的在閩臺資企業技改專案優先列入省重點技改專案,符合條件的給予省技改設備投資補助同等政策支援;引導在閩臺資企業開展智慧製造,支援申報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與智慧製造裝備認定,對經認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給予同等政策支援。(省工信廳負責)

 

3.分類幫扶重點臺資企業早日復工複產、達產超產,加強對新開工、復工的臺資專案涉及用地、用工、水電等要素的協調。跟蹤幫扶臺資商貿企業,協調落實減免租金、貸款貼息、貸款延期、用水用電補貼等政策。(省商務廳負責)

 

4.臺資企業同等享受受疫情影響嚴重企業貸款貼息、中小微企業紓困專項貸款和政策性優惠貸款風險分擔資金池等政策支援。(省工信廳、商務廳、科技廳、財政廳負責)

 

5.對於202061日至20201231日期間到期的普惠小微貸款(包括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按照「應延盡延」要求,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對於2020年年底前到期的其他中小微企業貸款和大型國際產業鏈企業(外貿企業)等有特殊困難企業的貸款,可由企業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自主協商延期還本付息。(福建銀保監局、廈門銀保監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人行廈門市中心支行負責,省臺港澳辦配合)

 

6.對臺資企業吸納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的,2020年可按每人不超過1個月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對臺資企業招用我省急需緊缺工種目錄內臺灣地區技工累計就業6個月以上的,根據我省採認高級工以上國家技能等級,各地可從就業補助資金中按每人不低於1萬元給予招用企業一次性補貼。(省人社廳負責)

 

▶ 二、統籌協調推進重大臺資專案

 

7.符合條件的臺資重大專案,優先支援列入省重點專案,對其存在困難和問題,需省級層面協調的,納入省政府「一月一協調、一季一督查」機制協調,並協調自然資源、林業、生態環境等部門靠前服務,幫助做好臺資重大專案建設要素保障。(省發改委負責)

 

8.對納入重點保障的臺資專案用地用海實行「一清單三保障」工作機制(清單管理,政策、指標、服務保障),切實提供強有力的要素保障。對符合條件的專案用地,實行用地報件遠程網路審查,即報即審,即審快批,促進專案及時落地。改革土地利用計畫配置方式,各地應按照「土地要素跟著專案走」的原則,對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產業政策、節約集約要求的用地實行分類保障,切實保障有效投資用地需求。(省自然資源廳負責)

 

▶ 三、積極支援臺資企業增資擴產

 

9.對符合條件的按不同類型實際到資的臺資企業給予1%1.5%、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獎勵。(省商務廳負責)

 

10.取消非投資性臺資企業資本專案外匯收入或結匯所得人民幣資金境內股權投資限制。福建省內(不含廈門)及廈門自貿試驗區內的臺資企業開展境內股權投資,在真實、合規的前提下,可按實際投資規模將資本專案外匯收入或結匯所得人民幣資金直接劃入被投資企業外匯資本金帳戶或結匯待支付帳戶。(人行福州中心支行、人行廈門市中心支行負責)

 

▶ 四、促進臺資企業參與新型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

 

11.支援臺資企業參與5G網路研發、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建設,實施人工智慧平臺、應用等示範工程,鼓勵研發生產通訊設備、網路設備、晶片、感測器等相關新型基礎設施產品。建設高質量、廣覆蓋、大帶寬的工業互聯網高質量外網。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支援臺資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內網改造,推進5G技術在生產現場控制、產線及設備巡檢、產品品質檢測、AGV無人運載、港口作業應用等領域應用,建設一批「5G+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杆企業。(省發改委、工信廳、通訊管理局負責)

 

12.支援臺資企業新產品開發和應用,申報福建省工業和資訊化重點新產品。增強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福州)功能,推進標識應用創新,鼓勵臺資企業推廣使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省工信廳、通訊管理局負責)

 

13.支援臺資企業參與交通、能源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按程式報批後投資建設主題公園。推進與金門、馬祖通水、通電、通橋、通氣基礎設施建設。支援改善臺灣農民創業園、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等基礎設施條件。(省發改委、臺港澳辦、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住建廳、文旅廳、國網福建省電力公司、省投資集團負責)

 

▶ 五、支援臺資企業穩外貿

 

14.推動有需要的我省臺資加工貿易企業向龍巖國家級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梯度轉移,同時根據我省臺資加工貿易企業優勢產能和富餘產能情況,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在「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境外產業合作區,促進我省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省商務廳負責)

 

15.對上年度出口額300萬美元以下的臺資企業可通過「單一視窗」實現承保,提升出口信用保險對我省臺資企業的覆蓋面。(省商務廳、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福建分公司)

 

16.在閩臺資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符合條件的可享受福建省商務廳省級扶持專業優質境外展會展位費補助、境外商標註冊、國際通行認證、境外專利申請、並購境外品牌和企業建設自主品牌及外貿自主品牌企業建設國際行銷服務體系等扶持政策。(省商務廳負責)

 

▶ 六、有效引導臺資企業拓展內銷市場

 

17.舉辦在閩臺資企業擴內需線上線下對接會,助力臺資企業拓展大陸內需市場。支援臺資企業藉助大陸電商平臺開展線上市場行銷推廣,拓寬對接內需市場管道,對利用電商平臺實現實物網路年零售額超過1億元或農產品網路年零售額超過3000萬元的臺資企業,省級財政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獎勵。(省商務廳負責,省臺港澳辦配合)

 

▶ 七、全面落實稅費減免政策

 

18.對疫情期間為服務業小微企業減免租金的非國有房產出租方,可按現行規定減免當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餐飲、住宿、公路水路運輸、部分旅遊行業免徵2020年度江海堤防工程維護管理費。(福建省稅務局、廈門市稅務局負責)

 

19.對受疫情影響不裁員、少裁員的中小微臺資企業,企業及其職工年度繳納的失業保險費全額返還,對暫時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的符合條件的參保企業,穩崗返還政策實施期限延至2020年底。對中小微臺資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補貼政策受理截止期限為20201231日,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支出。(省人社廳負責)

 

▶ 八、強化金融支援臺資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複產

 

20.加強地方金融組織支援力度。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主動對接臺資企業,為企業融資進行增信,並下調擔保費率,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鼓勵針對臺資企業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製化金融產品,開闢「綠色通道」提高融資效率。(省金融監管局、福建銀保監局、廈門銀保監局負責,省臺港澳辦配合)   

 

21.強化上市後備臺資企業孵化培育。依託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和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等區域性股權市場,整合金融機構和仲介機構資源,為臺資企業上市融資提供政策培訓、規範改制、融資對接、融資增信等綜合金融服務,引導臺資企業充分利用大陸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融資。充分發揮興業證券、華福證券、長城國瑞證券等省內證券公司作用,加大對科創型臺資企業的挖掘培育,對符合條件的科創型臺資企業開展輔導培訓,推動科創型臺資企業赴科創板上市。(省金融監管局、福建證監局、廈門證監局、海峽股權交易中心負責)

 

22.實施臺資外匯管理便利化措施。支援臺資企業將資本金、外債和境外上市等資本專案收入用於境內支付無需事前逐筆提供真實性證明材料。對境內直接投資臺資企業,取消前期費用額度及前期費用帳戶有效期要求,取消境內資產變現帳戶資金結匯使用限制,放寬臺灣投資者保證金使用和結匯限制。支援臺資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調整全口徑跨境融資巨集觀審慎調節參數。疫情期間,對疫情防控確有需要的,取消外債相關限制,簡化外債登記手續,實行外債登記網上辦理,允許非金融臺資企業借用外債簽約幣種與提款和還本幣種不一致,但提款和還本幣種應保持一致,允許根據實際需要借用外債。取消資本專案外匯帳戶開戶數量限制,可根據實際需要開立多個資本專案外匯帳戶。(人行福州中心支行、人行廈門市中心支行負責)

 

▶ 九、充分保障臺資專案合理用地需求

 

23.使用原屬劃撥國有建設用地,經批准改變土地用途後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以依法辦理出讓手續,按規定補繳土地出讓金。有關法律法規、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明確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或不得改變用途的除外。(省自然資源廳負責)

 

24.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三舊」改造規劃的前提下,經批准的臺資企業利用現有工業廠房用地舉辦資訊服務、研發設計、創意文化、倉儲物流以及其他國家支援發展的新興產業的,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過渡期內可暫不辦理土地用途變更手續。(省自然資源廳負責)

 

▶ 十、有力支援臺資中小企業發展

 

25.在閩臺資企業可申報福建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對新認定的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一次性不低於10萬元獎勵。(省工信廳負責)

 

26.發揮福建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路作用,整合企業服務資源,為臺資中小企業提供資訊、投融資、創業、人才培訓、技術創新、管理諮詢、市場開拓、法律服務等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助力臺資企業高質量發展。(省工信廳負責)

 

27.臺資企業可參與物流專業服務平臺、市場交易網路服務平臺建設,組建科技研發創新平臺,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鼓勵引導我省重點公共服務平臺向臺資企業開放平臺服務資源。(省發改委、科技廳負責)

 

▶ 十一、主動做好臺資企業服務工作

 

28.落實落細已出臺的中央「31條」「26條」和我省「66條」「42條」等惠臺利民政策措施,指導推動各地制度化聽取臺胞臺企訴求,對重大涉臺事項採取「一事一議」方式予以協調,依託各地「12345」便民服務平臺設立涉臺服務熱線,推進各地行政服務中心(市民服務中心)設立臺胞臺企服務專窗,實現政策發佈、解讀、申報、線上辦理的全方位、智慧化服務體系。實施臺商臺胞服務年活動,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開展「與臺資企業同行N+1」系列活動,持續提升優化臺資營商環境。(省臺港澳辦負責)

 

7243f652ly3gkpnp7q62gj20ku0rrkh3.jpg

 

覺得這則分享對您有幫助的話

請訂閱、點讚、分享

這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台陸通yt分享.png

台陸通新媒體平台號.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瀧浪 的頭像
    瀧浪

    瀧浪兩岸隨筆譠

    瀧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